最近,魅族 16S 发布,热度却没有去年的 16 火热,如今的手机市场早已和 18 年的大不一样,为了抢占存量用户,各大厂商都在拼命放大招。而魅族 16S 的提升更主要是细节手感等方面的提升,对于线上用户而言,爆点就看起来比较少,而这对于如今线下渠道已经全面崩塌的魅族而言,用户无法亲身摸到这款手机,就无法感受到这款手机的优势。
这也是为什么魅族新机热度低的原因。如今的魅族,中国市场份额已经跌到了个位数。不禁让人唏嘘。
不禁让人感叹一句:当初做出中国第一款智能手机的魅族,到底怎么了?
2009 年 2 月 18 日,是中国智能手机发展史一个无法忽略的时间节点,魅族在全国发售了魅族 M8 ,自此正式拉开了国产智能手机的序幕。
从 2007 年魅族提出要发售 M8 开始,吸引了无数网友高度关注着这款国产智能手机,2年时间里,不断有新的手机出现,不断有人对魅族能否发布M8提出怀疑,然而,当魅族 M8 正式发售的时候,可以说让很多国人都为之振奋。
魅族 M8 是魅族公司第一个手机产品,也是中国首款智能手机,开创了国产机研发制造的新时代,魅族 M8 发售的时候就已经毫无争议地成为了中国智能手机史上最为成功的手机产品之一。
当时的魅族 M8 搭载的是Windows CE6.0内核定制的 Mymobile系统。为什么不用安卓呢?那是因为魅族M8开始研发的时间是 2006 年底,而安卓系统正式发布于 2008 年。这套系统的研发人员仅有 18 位软件工程师,放在现在真的很难想象。
而魅族 M8 当时是除了 iPhone 之外第二个使用多点触控的,也是首款搭载腰圆键以及双扬声器的智能手机。
可以说,当魅族 M8 发布之后,无数用户对魅族充满希望,认为他会带领国产手机走向辉煌,包括后来的雷军,当时也想投资魅族。
此后的魅族 M9 依旧延续辉煌,上市前预订量已达 8 万余部。然而,接下来魅族的选择直接左右了魅族的命运。
魅族与高通之间的恩怨源自于高通的巨额专利费,要知道高通是 3G 网络时代的巨头,使用高通芯片需要付很大一笔专利费,这对于黄章而言是无法忍受的。电信使用的 CDMA 就是属于高通的专利。
魅族M8是魅族的第一款智能手机,非常经典和惊艳,据说在 M8 设计之初,高通曾找到黄章洽谈合作,黄章以费用过高为理由一口回绝。
魅族 M8 在全球热卖之后,高通再次找到魅族,声称可以不需要专利费,只要支付芯片费用即可,然而黄章还是一口拒绝。
魅族一直以来都是使用的联发科与三星的芯片。很少做支持电信网络的手机,在2012—2016年,是互联网手机市场的蓬勃发展时期,魅族也取得了不错的销量,然而与使用高通的厂商相比,魅族明显底气不足,尤其当年盛行“不服跑个分”。2015年出货量为2482万台,虽然尚且不错,但是与小米等四五千万的销量相比,还是差了不少。
三星处理器遭阉割、调校不行、不支持全网通等问题频频出现,硬撑着联发科的魅族在 2016 年遭到高通公司的控告,称其侵犯3G和4G无线通信标准相关的专利。
在这事情上,魅族的确理亏,虽然在魅族手机的主要列表里,除三星和MTK处理器频频出现,高通骁龙却没出现过,但在网路制式上高通所拥有的专利使得魅族无法绕过这一点。高通在对通信专利上的巨大投入后,想得到利益的最大化其实也无可厚非。
屋漏偏逢连夜雨的,在遭遇了火龙危机之后,2016年高通发布的骁龙820和骁龙625均取得了不错的市场表现,然而联发科的最新旗舰芯片X20和X25却出现了严重的功耗问题。另外,小米等将联发科的高端芯片用于千元机的行为更是将联发科的腾飞之势打了下来,
2016年,联发科的helio X25芯片被魅族用于近2500元的Pro6,但却被乐视用于其售价仅为 1499元 的乐2Pro手机上,这也助推了联发科在高端市场的没落。也导致了魅族的困局。
要知道,当时的联发科高端芯片比起麒麟高通的确弱了不少,依靠堆核的方式被他人取消为“一核有难,九核旁观”。
联发科的没落,三星不支持全网通,与高通的诉讼也导致了魅族在2016年过的不如意,受资本的压力,魅族一年发布了14款产品,开了14场演唱会,全年销量虽然依然保持在2200万台。但是缺乏高通的支持,魅族未来将变得极为不明朗。
魅族当年发布会的豪言壮语
要知道2016年是国产手机的最巅峰的一年,OPPO、vivo强势崛起,华为、荣耀大放异彩,小米阵痛转型。手机血海洗牌结束,正式奠基了HMOV四大天王的位置。而魅族此时却还在沉沦与高通的诉讼之中。
2016年12月30日下午,高通官方微博与官网同时发出一则重磅消息,表示魅族与高通公司就之前的专利问题达成和解,双方谈判得到顺利推进,同意终止或撤回诉讼。而第一款魅族产品已经要等到 2017 年了。
可以说,魅族固执于联发科、三星芯片是导致其多年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因素。
2017年全面屏、高通骁龙成为热门,魅族却反其道而行之。定位高端的Pro7系列居然全用联发科处理器,令人期待的三星猎户座高端旗舰缺席了。魅族Pro7在硬件配置上相比上代Pro6系列居然出现了倒退,Pro6 plus采用的三星8890比Pro7的联发科X30更优秀。魅族Pro7创新也不足,搞出不实用的画屏,产品理念走偏。画屏成本高,价值小,强加用户购买成本难以接受,吃力不讨好。
魅族Pro7不断降价,依然销量惨淡。魅族Pro7积压大量库存,借着618全民年中购物节大减价清理库存。魅族Pro7系列成为魅族旗舰机的跳水王,如今沦为千元机。从当初的2880降到1299,还能领券减100多,即便如此依然卖不出去。
Pro 7 也成为魅族衰弱的重大事件,与此同时,杨柘加入魅族,大批排除异己,带入自己的团队,而这也导致了魅族内乱。白永祥退出管理层,原先分管魅族营销的李楠,转而负责子公司魅蓝。在杨柘的主刀之下,魅族在市场上的动作明显削弱,主打产品少,发布会少,品牌传播不接地气,导致了魅族销量的急剧下滑。
直到 2018 年4月17日,魅族总监张佳公开质疑魅族高级副总裁杨柘,并表示“他(杨柘)无法带领我们走出困境”,随后,张佳被魅族开除。,魅族内乱正式曝光在众人眼前。
外界不少人把魅族的转变,归咎于杨柘的到来,以知乎微博为代表的互联网平台,充斥着魅族市场部门的各种内幕八卦,矛头多指向杨柘及其旧部高薪低能,内部贪腐,建一言堂。
事实上,早在去年11月间,魅族的内乱就已经开始。黄章打磨的魅族PRO 7失败,魅族事业部销售副总裁禇淳岷离职,并带走了大部分销售团队员工。
价格跳水的Pro 7
直到18年,黄章强势回归,魅族 15 的发布让魅族得以续命,而魅族 16 的频频曝光也为魅族吸引了一波热度。与此同时,魅族和魅蓝重新合并,李楠重新担任 CMO,而杨柘则被分配做 CSO,不再兼任公司 CMO 和市场中心高级副总裁。这被认为是杨柘失势的一个信号。
然而,经历了魅族大动乱之后,无数魅族的中坚力量流走,魅族元气大伤,彻底沦为了珠海小厂。
魅族自 2017 年以来,产品线就一直变得极为不明朗,原本的 MIX 、Pro双系列双双被砍,而魅蓝独立之后又在合并,错失了与荣耀一样发展成为互联网独立品牌的机会。
2018年9月19日,魅族创始人黄章更是直接放话:未来我只出两个系列手机产品:魅族旗舰系列和国民手机系列。
也就是说魅族以往积累大量用户的系列全部被放弃。如今的魅族新机几乎压根不存在什么继承性,产品系列以及发布时间毫无规则。
我们知道,固定系列固定时间段发布会引起用户的期待,比如4月华为P系列发布,相关用户粉丝肯定会等或者准备好资金。包括vivo 三星、苹果都是如此,重要产品系列固定时间段发布,维持用户期待。
另外,黄章对于产品设计的固执,也是魅族衰弱的重要原因,坚持对称式设计、2019依然没有采用三摄等方面都让用户对于产品兴趣缺乏。
魅族 16S 缺乏三摄,为了外观妥协太多
而魅族线下渠道的全面溃败更是让魅族失去了做大的机会,要知道,如今手机销量的大头都在线下市场,紧紧依靠线上市场,是无法做大做强的。小米也意识到了这点,开始转战线下。
除此之外,魅族系统更新的后继乏力,也是一大原因,曾几何时,魅族系统可以说是国产系统的佼佼者,然而随着设计师的出走,却变得难以为继。
种种原因,导致如今的魅族困境。当年曾开创智能机时代的魅族,却错过了所有的风口,不得不让人唏嘘。而如今李楠、白永祥等元老去向未明,而国资委入资魅族,魅族未来究竟将走向何方,也要打上一个问号了!
推荐阅读:一品潮流
(正文已结束)
免责声明及提醒: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