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链路聚合是什么?
链路聚合(link aggregation)是将多个物理接口当做一个逻辑接口,以增加带宽和提供线路冗余。链路聚合的带宽理论上相当于所包含的物理接口带宽总和,非常适用于企业核心网络中,同时参与捆绑的某个成员接口或链路损坏,不影响聚合链路的正常工作,提供了冗余性。
华为设备支持的链路聚合协议是LACP(link aggregation control protocol)。在华为设备中,由多个物理接口捆绑成逻辑接口,该接口被称为Eth-Trunk接口。
2、成员接口有什么限制?
将成员接口加入Eth-Trunk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3、链路聚合的工作模式有哪些?
华为网络设备支持的链路聚合模式有手工负载分担模式和静态LACP模式:
静态LACP模式与手工负载分担模式的主要区别为静态LACP模式可以有备份链路,而手工负载分担模式中所有成员接口均处于转发状态,分担负载流量,除非线路故障。
4、活动接口与非活动接口的概念
处于活动状态并负责转发数据的接口称为活动接口。相反,处于非活动状态并禁止转发数据的接口被称为非活动接口。活动接口和非活动接口一般不需要人为干预,在静态LACP模式中可以配置活动接口数量的上限以及下限。
根据配置的工作模式不同,角色分工如下:
5、主动端与被动端的概念
在静态LACP模式下,聚合组两端的设备中,需要选择一端为主动端,而另一端为被动端。通常情况下,LACP优先级较高的一端为主动端,LACP优先级较低的一端为被动端。如果优先级一样,那么通常选择MAC地址小的一段为主动端。(优先级的数值越小,优先级越高)。
区分主动端与被动端的目的是保证两端设备最终确认的活动接口一致,否则两端都按照本端各自的接口优先级来选择活动接口,最终两端所确定的活动接口很有可能不一致,聚合链路也就无法建立。如下所示:
SwitchA选择上面的两个接口为活动接口,而SwitchB选择下面的两个接口为活动接口,因为SwitchA的优先级比较高,所以最终的活动接口两端都以SwitchA为准,因此应首先确定主动端,被动端按照主动端侧的接口优先级来选择活动接口。
6、负载均衡模式有哪几种?
链路聚合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带宽以及增加冗余,而普遍的做法就是在多条物理链路上实行负载分担。
常用的负载分担模式包括:
(二)华为网络设备配置命令:
这里从一个大型的网络拓扑图的配置说起,将华为网络设备的基础配置命令写下来,该拓扑图不以实用性为目的,而是以涉及更多的配置命令及技术为目的。网络拓扑图如下:
该拓扑图涉及的命令如下:
网络拓扑分析:
1)OSPF和RIP部分:
R2为公司的网关路由器,R1模拟公网路由器,所以不可配置去往公司内部的路由。公司内网使用了两种动态路由协议,RIP和OSPF,R2的GE0/0/0、GE0/0/1两个接口和SW1、SW2使用了OSPF动态路由,属于area0。R2的GE0/0/2以及R3和R4 都是用了动态路由协议RIP。所以需要在R2路由器上进行路由重分发。从而使不同的路由协议相互学习。R2作为网关路由器,需要有一条默认路由指向公网,并且需要将这条默认路由重分发到OSPF及RIP协议里。
2)链路聚合:
SW1和SW2使用链路聚合将两条物理链路聚合成一条逻辑链路,用于实现负载分担和备份。设置SW1为LACP主动端,逻辑链路基于MAC方式进行负载分担。
3)NAT及ACL:
模拟内网中192.168.10.0/24和192.168.11.0/24这两个网段不可以连接公网,所以需要设置ACL。Windows server 2016搭建一个web服务器,使用静态NAT发布到公网,使win 7 客户端可以访问到web服务器。
4)公司内部所有的网段都是192.168.X.0/24的网段。
开始配置:
网络拓扑比较大,我们分为多个部分来配置。
第一部分的配置:
第一部分首先从R2路由器的GE0/0/0和GE0/0/1开始往下配置,依次配置路由器接口IP地址、OSPF、三层交换机的接口、vlan、链路聚的配置、二层交换机的接口配置以及划分vlan,最终测试最下面的PC是否可以ping通路由器的GE0/0/0接口(需要在配置完OSPF后才可ping通)。
由于SW6、SW7和SW5的配置相比起来没有太大的差别,都是改一下接口类型,创建相应的vlan,将接口添加到vlan中,trunk接口允许所有vlan的信息通过,所以,SW6和SW7就不写注释了,相应的注释可以参考SW5的配置。
SW6配置如下:
经过以上配置,下面的网络部分已经通了,可以自行使用PC进行ping测试。
第二部分的配置:
第二部分开始配置R2路由器的GE0/0/2接口到R4路由器及下面的交换机,首先配置R2路由器的GE0/0/2接口IP并配置RIP,进行OSPF和RIP的路由重分发,配置R3的接口IP及RIP路由,最后配置R4的接口IP、单臂路由及RIP路由。
R2路由器配置如下:
经过上面的配置,下面这些网络就全部搞定了,可以自行使用PC机进行ping测试。
第三部分的配置:
现在就需要配置Internet部分了,从R2路由器的GE3/0/0接口开始配置,首先配置该接口的IP地址,然后在配置Internet路由器R1的相应接口IP地址,注意,Internet路由器R1不可配置路由表,但依然要求所有内网可以ping通win 7客户端,因为在实际中,公司内部的私网地址不可能在公网上进行路由,公网上的路由器也不可能配置路由表直接指向公司内部,这就需要用到了NAT。为了引出ACL的配置方法,就指定PC5和PC6不可以和公网进行通信,剩下的都可以。
R2路由器配置如下:
现在所有配置均以完成,自行配置win7和win server 2016进行测试吧,注意,win7和内网进行ping测试或访问Windows server 2016的服务时,需要ping内网映射出来的地址和服务器映射出的公网地址,而不是内网服务器的真实地址。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私信交流,学习更多网络技术!
推荐阅读:青海生活网
(正文已结束)
免责声明及提醒: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